首页 >> 校园 >> 校园文化建设的“灵魂”在哪里?
校园文化建设的“灵魂”在哪里?
类别:校园 时间:2019-07-05 15:17:04 阅读:536次

当前,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往往流于雷同化、格式化、碎片化,一些校园景观简单地“拿来”,肤浅地复制,鲜能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,容易导致人的审美疲劳与麻木。标准的操场、气派的体育馆等看上去大同小异。正所谓有了气派,少了气氛;有了物象,少了物趣;有了空间,少了空灵。

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、活动、秩序、精神和制度的综合体现,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。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文化灵魂,汇聚师生智慧,融合历史地域资源,在落细、落小、落实上下功夫,校园文化力争做到“环境养眼、内涵养神、人文养心”。


1.校园文化须“环境养眼”

苏霍姆林斯基说过,学校要“让墙壁会说话”。其实,这“墙壁”所代表的,正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或环境建设。


“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“是使校园一草一木、一树一石、一墙一画都有声、有色、有形、有气,其作用不在于单纯的美化,而在于“育人”,在于人与物化的环境之间有信息的传递、有心灵的对话,达到了景观怡人、环境育人的功效。


当然,“养眼”的校园文化不在于好看。那种千篇一律的电子幕墙、图片及割字除非不可替代,一般情况应尽量回避。同时校园文化也不在于字词的眼球效应,校训和校歌简单化、明白化、通俗化,入耳更入心。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,却并不掩柳词意韵之深。“读书为明理,明理为做人”,这些平常字词照样能鞭辟入里。


校园文化建设的“灵魂”在哪里?


2.校园文化须“内涵养神”


诸葛亮说过:“夫治国者犹于治身,治身之道,务在养神,治国之道,务在举贤。”然而养神之道在于寻寄托以致充实。


学校内涵是什么?就是校园人文环境,而人文环境的营造,不是“打补丁”,绝不只是停留在对环境表面的打扮。更重要的是,校园里的师生具有人文理念、精神和素养。


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全面开科开课,不断提高体、音、美、劳等学科教育质量。因为从特定意义上讲,体、音、美、劳更能熏陶学生的品行修养,才不至于让“学生全面发展、主动发展”成为一句空话。


3.校园文化须“人文养心”


明代王守仁说:“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”通过“养心”以达到润其身、恒其志、贵其德。一所学校的质量既包括教师的执教水准及归属感,也包括社会的认同感。


行于花海中,不意识花香。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学校将一些建筑物做了富含哲理的命名,给了“死”的建筑以生气和灵气,寄托了师生的教育追求和人生态度。


有些校园打造的书香广场、文化长廊颇具情趣。师生身在书香花海之中,满眼书香,满心书味。一言之得,一念之获,引发思考,入脑入心。久而久之,行为多见斯文。


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用“价值风景”装点校园文化,需要根据实际提炼培植合身的学校文化,而今我们进入校园,左右两侧大多是学校的“丰功伟绩”,少数学校高估了自己的作用。其实,优秀的学生并不完全是由教师教出来的,在很大程度上,学生的成功取决于他先天的素质。


对于学生来说,最好的“养心”即是学校教职员工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”。一个故事,一个道理,可塑造孩子们的人生;一句话,一种思想,让学生收获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