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讲座/论坛 >> 如何讲好一个教育类讲座?
如何讲好一个教育类讲座?
类别:讲座/论坛 时间:2019-07-09 09:17:45 阅读:689次

如何讲好一个讲座?

一、讲什么,如何讲,如何能让听众透彻理解一种教育现象?

讲座内容应该以听众为中心,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。

为了让听众了解他不知道的信息、知识或者道理,为了解答听众的困惑、疑惑,因此举办讲座。但世界上的信息、知识和道理太多了,一个人既没有必要全部了解,也没有可能完全了解。人总是关心与自己有关和感兴趣的。所以,一个讲座要成功,作讲座者除了要拥有听众不了解的信息、知识或道理,更应抓住听众的关注点(当下的渴求、困惑,以及需要明白的道理)。即使是同样的内容,面对不同的听众,讲述的角度和重点也应该有不同。比如讲基础教育讲座,给师范大学老师讲和给大学生讲,角度、重点是不一样的。

重点确定的原则:1、听众渴求知道什么?(这是实然);2、听众应该知道什么?(这是应然)

对基础教育,师范生关注的是中小学需要怎样的老师,如何才能进入优质学校,如何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,这是实然。而对于讲座者,还应该考虑到,师范生今天要为明天进入优质学校、成为优秀老师作什么准备(学习什么,向谁学习,现在学习的不足是什么等等)。

而如果对师范学校的老师,重点和角度就不是这样了。不再详叙。

但人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,讲述自己惊奇的、渴望的,并且是以自己认知的方式、路径和过程来描述。优点是因为有切身体验,所以讲起来兴发感动(这一点当然是宝贵的)。但如果忽略了听众的“兴奋点”,就会出现讲座者“天花乱坠”,听众“心不在焉”的现象,这是因为双方的“信息背景”和兴奋点等不相同,而导致不能同频共振。

你因为有实践体验,有丰富的生活背景,所以对一些信息、知识和道理有深刻感受,但当你讲给他人时,由于听众不具备你的生活背景和体验认知,加之你没有足够的现象学叙事基础,就很难让“真理”涌现豁亮,就会出现“想要表达的”和“实际表达的”不统一现象。而且,由于讲座中的信息主要是用声音传递,这及时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征,如果听众走神,就会出现“听到的”和“表达的”不统一的情况。

在现象学叙事方面,柴静是高手,比如她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她旅游回来后快乐的心情,并没有直接写如何如何高兴,而是好像轻描淡写地带了一句,“轻快地跑进办公室,把采来的飘着芬芳的野花插在办公桌的玻璃瓶里”。具体可以细读其著作《看见》。

二、如何才能让听众清晰地听明白讲座的主题?

这涉及一个讲座的结构问题。一般有总分,分总,平行,总分总,递进等结构。

受限于讲座的特点:及时性、不可重复性,听觉性,大部分听众缺乏讲座者相应的知识背景,所以,讲座中就需要对重要的观点反复重复、强调,需要详细形象具体阐述,这样,听众才能比较准确地接收到重点信息。

我认为,总分总的结构比较合适。一开始亮明观点,中间详细阐释,最后再重申。

在内容上,一般有几种逻辑顺序:

是什么,为什么,怎么样;

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;

浪漫——精确——综合。

另外,从听众角度考虑,一个讲座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。如果时间长,就需要中间休息。连续讲两三个小时,除非你有说单口相声的能力,否则很难避免听众的疲倦和走神。

在结构和讲故事方面,白岩松是高手,具体看《白说》,不多叙。

三、你有什么,才能看到什么。

理解一个教育现象,总需要放在一个框架中,否则,只能看到表面现象。

学校中任何教育现象、行为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,以及教育理念和认知基础上。如果不理解这些,就只能看到表象而且有诸多不理解。

或者是只有赞叹,没有理解。

没有理解,也就无法迁移、吸收。

我们的学校抓分数,赛成绩,搞评比,以控制、奖惩为主,这是因为办学目标主要是应试。认为好的教育就是分数高、达线率。认为人天性是有惰性的,是不自觉的,需要他律,认为今天的教育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,等等。

而运城国际,为什么重视艺术课程、体育课程,重视阅读;为什么不搞成绩评比,却更加细化对每个知识的检测?为什么不开展整齐划一的课间操而是自主选择的“大课间”活动;为什么开设晨诵课程,每周有小桥音乐会且每个学生都要参与;为什么学校到处都是书籍?餐厅的饭菜如此丰盛,等等。

这源于学校不一样的愿景、使命和价值观。学校的愿景是: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,做一个自我实现的自由人。认为好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获得不错的应试分数,而且应该在身体、艺术、道德、审美、习惯、智慧等各方面都获得良好的发展。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(马斯洛学说),认为人除了有自然性的一面,还有文化性的一面,有对自由的追求,能够形成自律,应该得到尊重、尊严,努力体验价值观和意义感等;认为人不仅要为将来作准备,也应该享受当下,当下的完整幸福与未来的完整幸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
四、只有理解了行为背后的理念,才能理解每种现象的“合理性”。

为什么中国盛行蒙台梭利教育,而美国恰恰不流行呢?

为什么美国的教育重视体验、参与、动手,而不是死记硬背、题海战术呢?

为什么美国学校允许学生犯错,而我们极力避免学生犯错?

为什么美国学校的教室贴满了各种清晰的规则、提醒,而我们的教室贴满了标语口号?

为什么美国的学校随处都精心创设了舒适的学习环节,不是要求学生坐姿端正等等?

原因当然很多,经济的,文化的,传统的,等等。

但我想其中一定有对教育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,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等等教育思想有不同的理解。

美国学校重视教育中的体验、参与、动手,重视丰富学习材料的补充,重视规则的培养等,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。建构主义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,老师是支持者;在自然与文化之间,自由与纪律之间寻找平衡,避免走向任何一个阶段。其背后的理论支持者是皮亚杰、维果茨基和埃里克森等。

而蒙台梭利教育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,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,背后的理论支持者是卢梭,史代纳等。

中国的学校更多的是受行为主义思想影响,重视对儿童的控制与指导,所有有虎爸虎妈现象和不打不成才的观点。其背后的理论支持者是斯金纳,桑代克和班杜拉等。

其实,每种教育思想都有其合理性,也都有其局限性。不要认为行为主义就一定不好,也不要认为蒙台梭利就是完美。

当然,三种教育思想还是有高下之分。相对而言,建构主义就要更加合理一些,但教育不能抛弃其他两种教育思想。三种教育思想相互补充,相辅相成。

而要理解这些,就需要懂哲学了。

要讲听众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

肖川教授说,一个好的讲座,听众可以从中获得四个方面的教益:1.讲座中提及的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,它让我们知道得更多。2.讲座中阐述的思想观点,而这都要通过命题来表述,命题所使用的这套言语系统值得模仿与借鉴。3.讲座者分析、论述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值得学习。4.主讲人在报告中所自然流露出的生命境界和人格情操具有感召力。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力也是讲座者要自觉追求的。